消化病诊疗中心启幕
消化病诊疗中心启幕
近日,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中心院区消化中心正式开诊。作为医院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在建学科的消化内科,此次开诊不仅是其消化诊疗技术积淀的集中迸发,更是西部消化道疾病防治领域从“技术突破”向“体系引领”跨越的标志性事件。该中心以“单病种诊疗”为核心模式,可全面诊治各类肝胆胃肠疾病,标志着以“武威模式”为核心的西部消化诊疗新范式迈入实践新阶段。

技术破壁:以“甘肃首创”构筑西部诊疗技术高峰
技术创新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引擎。依托消化内科数十年技术积淀,该中心以“微创诊疗”为突破口,持续刷新甘肃医疗技术纪录,构建起西部领先的核心竞争力:2023年成功实施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切除术,开创省内微创阑尾治疗新路径;2024年完成甘肃首例机器人辅助内镜下经肛门腹壁无疤痕阑尾切除术,将微创技术与智能外科深度融合;2025年再攀高峰,攻克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胃癌根治术、甘肃首例超声内镜引导下胆汁引流(EUS-BD) 等技术难关,形成覆盖消化道早癌、疑难杂症的全链条微创诊疗体系。



硬核数据见证技术实力:连续八年蝉联全省无痛内镜检查数量及检查率双榜首,上消化道癌检出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量长期保持全省领先,更在“全国内镜联合病理诊疗技术比武”中斩获桂冠,以行业权威认证确立技术标杆地位。顶尖硬件为精准诊疗保驾护航,中心配备2个内镜中心、15个标准化诊疗室,近20台悬吊式奥林巴斯内窥镜系统、50余条高端内镜构建起内镜诊疗矩阵;国产首台图迈四臂手术机器人、甘肃省首台超级迭代PET-CT 等300余台(套)尖端设备同步投用,形成“智能设备+精准技术”的西部一流诊疗硬件集群,为复杂疾病诊疗提供坚实支撑。

人才筑基:以“中外协同”打造国家级专业梯队
高层次人才是诊疗质量的根本保障。立足武威胃癌高发区的防治战略需求,医院构建起“顶尖专家领衔、多学科协作、国际资源赋能”的人才培育体系:由甘肃省卫生系统领军人才张志镒主任医师、甘肃省领军人才吴正奇一级主任医师、“最美科技工作者”卢林芝主任医师等一批高级职称专家组成核心团队,牵头学科建设;特邀日本著名消化内科专家泷泽耕平教授作为特聘教授定期驻院带教,引入国际先进诊疗理念与技术规范,助力学科向国家级重点专科冲刺。


“传帮带”机制激活人才梯队活力。在省级结肠镜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的边玉龙、二等奖的辛亮,以及获评优秀指导老师的谢春芳副主任医师,正是团队人才培养成果的生动缩影。医院更整合多名高级职称消化外科专家,搭建起消化内科、外科、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协作(MDT)平台,实现复杂疾病“一站式”诊疗,为学科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模式惠民:以“防筛诊治”践行健康中国西部使命
作为全国胃癌高发区防治的先行者,中心深耕二十载打造的“武威模式”,已成为健康中国战略在西部落地的典范。自2006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专家支持下启动胃癌早诊早治项目以来,中心依托国家医改重大专项,推动胃癌筛查从“单点试点”走向“人群覆盖”,使武威市胃癌发病率较2006年下降近半,死亡率显著降低,数万早期患者通过早诊早治重获新生,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诠释了“健康惠民”的初心。

这一模式正惠及武威及周边地区100多万居民:通过普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健康理念,引导群众养成科学健康习惯;依托国家卫生部胃癌早诊早治基地、甘肃省消化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省级平台,将“序惯法筛查胃癌的推广应用”等科研成果转化为普惠性健康服务,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群众身边。如今,中心更聚焦前沿领域,开展低剂量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等创新研究,多项临床研究获国家级、省级专项资助并完成国际注册,以科研创新持续强化“防筛诊治”一体化惠民效能,为西部消化道疾病防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武威方案”。

新中心的开诊,是“守正创新”理念在西部医疗领域的生动实践。从“甘肃首创”的技术突破到“中外协同”的人才集聚,从“防筛诊治”的模式惠民到“科研赋能”的持续升级,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消化中心正以创建国家级重点学科为目标,巩固西部消化道诊疗的领先地位。秉持“早发现一例癌症、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的使命追求,其探索的防治路径与服务模式,不仅为区域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更将为西部乃至全国消化道疾病防治事业贡献“武威力量”,为健康中国战略在西部的深入推进注入坚实动能,书写新时代西部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初审:张莉红
复审:张 洁